VR智慧眼鏡帶你進入虛擬的「綠洲」——香港科技大學彭華軍博士專訪
  • 2020-02-11 11:22

採訪:陳錦雲 耿璐 祺樂

修訂:陳錦雲

撰文:耿璐

加拿大著名的媒介理論家麥克盧漢曾提出一個非常著名的觀點:「媒介是人體的延伸。」在麥克盧漢看來,電視是人體視覺和聽覺的延伸、廣播是聽覺的延伸。而今天隨著VR、AR這類沉浸現實、增強現實的產品和媒介出現,人們開始期待更多身體感官的延伸。畢業於香港科技大學的彭華軍博士向我們展示了他們公司的第二代VR智能眼鏡,讓用戶透過技術體驗沉浸現實。

小小螢幕技術領先  源自港科大科研

帶上黑色的眼鏡頭盔,插上手機,打開自己想看的視頻。完成上述操作,筆者進入了一個屬於自己的獨立影院。可以移動的大屏幕,4K的高清顯示,3D的立體環繞效果,這是一個頂級配置的獨享影院,這是視聽感官的盛宴。這個體驗來自我們採訪的開始,香港科技大學的彭華軍博士向我們展示了他們公司(納德光學)的VR智能眼鏡。這款VR智能眼鏡名為GOOVIS,現在已經有第二代產品,是業內的代表產品。

彭博士向我們介紹他們公司的第二代VR智慧眼鏡GOOVIS

彭博士介紹說與行業內的很多VR眼鏡不同,他們擁有很多核心的技術。在人體工學、精密光學、顯示度等方面都與其他同類型產品有很大不同。有出色的產品,不僅是對專業技術的鑽研,對消費者心理的把控,還離不開恩師的培養。彭博士1999年師從香港科技大學講座教授郭海成教授,主攻顯示學。郭海成教授曾說,人們總是喜歡大屏幕,覺得大屏比較難做好,其實小屏更難,其中的技術含量也更高。而VR智能眼鏡中的屏幕就是一塊小屏,這塊小屏不僅呈現了一個大屏,更呈現一個大大的世界。

彭博士說這塊小屏就是他們的核心技術,擁有3147ppi、PPD43,單反級高像質光學系統,畸變小於1.5%,全畫幅畫質清晰無顆粒感,長時間佩戴也不會產生眩暈感。除了屏幕核心技術,他們還在近眼顯示頂層設計、精密光學與結構設計、圖像處理與顯示色彩管理、人體工學等方面有深厚的技術積累,這樣使得他們的產品成為業內的標桿。

曲折創業路   技術專一心

談到自己的創業經歷,彭博士坦言比較曲折,但是他對於技術發展的堅定性從未改變。從1999年到2005年,彭博士師從郭海成教授在香港科技大學讀博士。在科大成立顯示研究中心後,也在裡面進行研究工作。2005年,他到香港應科院從事電視圖像系統的研究工作。雖然工作穩定,但是隨著手機等移動顯示技術的發展,彭博士意識到,電視不是面向未來的研究,因此他離開了應科院,離開了朝九晚五的穩定工作,第一次投身到項目實踐中。2009年,進入CTR技術轉移公司,投入到產業研究,在佛山開始從事基礎性的工作。2011年,彭博士轉站廣州開始獨立做項目,這一次他受到了一些教訓。2014年,他開始自己創業,15年正式成立了納德光學公司。

從創業開始走過了5年,回顧自己的創業之路他感慨良多。VR/AR都是很熱門的行業,而越是熱門就會有「虛火」,投資人很看好,資本很看好,卻不意味著會成功。很多人都盲目跟風進入這個行業,但是VR這個行業離人們的期望還是差很遠,大多數人只是對VR有一個模糊的認知。2018年大火的電影《玩家一號》使VR/AR強勢走入人們視野,很多人都期盼著電影中場景可以成為現實,帶上屬於的自己的VR眼鏡就可以進入一個虛擬的「綠洲」,在另一個世界變成新的自己。彭博士說,其實這是不現實的,VR技術的發展也不會達到電影中的效果。比起被稱為創業者,彭博士更願意用科研人員來稱呼自己,他說科研人員應該對行業有更深刻的認識。他在2015年入行時就判斷,頭戴式VR智能眼鏡的發展方向是屏幕的清晰度,而不是沉浸感。

因此,科研人員會更好把握技術發展的方向和路線,而不是跟風而動。而在產品開發領域,屏幕的清晰度恰恰意味著更高的技術門檻,這也是科研人員所擅長的。由於不單是創業者更是科研人員,彭博士對行業的發展有了更清晰的認識。

創業在灣區  產品在灣區

彭博士開玩笑說,他在好幾個灣區城市奮鬥過。

彭博士開玩笑說,他在好幾個灣區城市奮鬥過。最終落腳在深圳是源於深圳擁有的完整產業鏈。在深圳,上中下游的產業鏈都比較完整,這很利於像他們這樣技術門檻高、開發時間快、實效性高的公司。而在香港,彭博士還和自己老師郭海成教授保持著密切的聯繫,從自己的老師那裡汲取新技術的養分。對於香港的市場和國際化的視野,他也十分看重,將來也會積極在香港拓展並布局國際市場。VR智能眼鏡的應用方面,現在較多運用於遊戲、娛樂、觀影等方面,彭博士認為未來會更多的應用在教育、醫療、軍事等領域。

《玩家一號》中最終的彩蛋是告訴人們珍惜現實,不要沉浸在虛擬的世界中,無論媒介如何去延伸我們的感官,我們都應該靠自己的感官去感受這個世界。正如彭博士所說,VR智能眼鏡的發展方向是螢幕的清晰度,而不是沉浸感。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