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發展日新月異,在人才輩出的21世紀,華人科學家成為推動世界科學技術發展的中堅力量,這些科學家在醫學、生物學、資訊科學、航天科技發展等領域做出傑出貢獻,並在國際獲得舉世矚目的稱譽。
「2019當代傑出華人科學家」系列講座把握科技時代脈搏,關注著5G時代到來後,網絡飛速提升將會為人類生活帶來日新月異的變化;國產大型客機的研發歷程帶給華人的啟迪;香港顯示屏技術水準及最新科技研究的發展,因此邀請到劉韻潔院士、吳光輝院士、郭海成教授三位華人科學家於11月1日下午在香港科學館展開精彩講座。
該系列講座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香港特區政府康文署香港科學館、京港學術交流中心及香港特區政府教育局聯合舉辦,開幕式11月1日在香港科學館舉行,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助理署長陳承緯先生、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組織人事部副部長解欣女士、中聯辦教育科技部副巡視員張總明先生、京港學術交流中心副總裁郭明華先生等作為主禮嘉賓出席講座。
劉韻潔院士以「未來網絡與5G的最新進展與趨勢」為題進行講座。
中國工程院院士、南京網路通信與安全紫金山實驗室主任劉韻潔院士以「未來網絡與5G的最新進展與趨勢」為題,講解5G+發展及應用的廣闊領域。他回顧互聯網發展週期,提出未來是萬物互連、實體經濟的時代,人類將要進入下一世代的未來發展空間。而互聯網業務型態和業務需求也隨之在發生著巨大變化,模式亟需改變,因此未來業務對網絡差異性服務能力提出了差異性服務、確定性、低時延等要求。5G+工業互聯網將進入價值經濟時代。對於各行各業,如工業互聯網等,其都可以提供巨大支撐。
劉韻潔院士說,「未來網絡和5G是全球的機遇,也是香港的機遇,大家聯合一起,共用資源,內地和香港都將發展更好。」
在講座中,劉韻潔提出未來網絡必須適應實體經濟,並與其深度融合。不同網絡需求可針對性提供不同條件需求,可提供更高、更快速率的網絡服務。但5G仍然面對大力提升網絡通信速度、減少時延的挑戰,教授提出網絡2030發展願景——高速網絡將提供萬億級、人機物、全時控、安全、智慧的連結與服務。新技術變革,機會巨大,不過目前網絡安全問題仍需解決,晶片等技術難關仍須克服。劉韻潔表示,雖然沒有國家在網絡發展技術領域可制約中國的發展,但是在應用領域,能否儘快推廣使用仍有諸多不可預測因素,需要各行各業在應用上解決難關。
吳光輝院士以「大型客機自主研發之路」為題開講。
中國工程院院士、C919大型客機總設計師吳光輝院士以「大型客機自主研製之路」為題發表主題演講。從1909年開始,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為可以擁有自主研發的飛機不斷做著努力。吳院士提到,鄧小平同志曾強調,使用國產的飛機,不僅是國策的問題,也是民族精神的問題。中國要擁有自主研發的大型客機,不單是政策的原因、歷史的原因,還有市場巨大的需求,以及因此帶來的經濟效益,因而發展國產的大飛機實在必行。
在回顧中國航空商用發展歷程中,吳院士說,中國的商飛之路走的很曲折,有飛機下馬也有新飛上馬。雖然道路曲折,但是2002年開始,中國商飛之路正式起飛。尤其是C919完全是國家自主研發的。C919在減重、減阻和減排三個方面都有很大的進步,並且實現了完全是電傳控制的,還加入了飛機健康檢查系統。演講的最後,吳院士說,C919現在幾乎天天都會進行試飛,紮紮實實、腳踏實地,我們會實現擁有自己商業大飛機的夢。
郭海成教授以「顯示研究最新發展」為題發表主題演講。
香港科技大學電子系講座教授、科技部先進顯示與光電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郭海成教授以「顯示研究最新發展」為題發表主題演講。郭教授介紹了三種主流顯示技術:液晶顯示、有機發光二極管顯示和微型發光二極管顯示。他重點介紹了香港科技大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所研究的三項技術:快速液晶、場序彩色顯示及新型薄膜偏光片。在提到快速液晶時郭教授說,人們總認為顯示屏越大越好,但其實做小的顯示屏也是一件不容易事情。而新型薄膜偏光片是面向未來的科技,將廣泛應用於未來的可穿戴設備。這些新的技術可以實現2000ppi的超高清顯示,這種顯示可以用在全沈浸虛擬現實系統中。
郭教授稱這些技術都是「十大武功」。演講結束後,他勉勵年輕人,要多讀書,掌握技能知識,擁有自己的「十大武功」。
三位嘉賓都給在場的觀眾獻上了精彩的演講,並勉勵年輕人應該勇敢地探索新事物,追求創新。現場觀眾反響熱烈,體現出他們對當代尖端科技及其應用發展的關注。
自2003年開始,「當代傑出華人科學家」系列講座已邀請了超過60位著名華人科學家發表專題演講,將最新科技發展的資訊與大眾分享,並鼓勵年輕人投身科研工作。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