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區院士.支志明】兩地科學家能合力 打造世界知名的國家實驗室
  • 2021-09-16 15:26

支志明院士創造了許多輝煌的第一:港區第一位中科院院士、當選當年最年輕的中科院院士、香港第一位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奬一等獎的科學家(此前獲國家這項最高級別獎項的包括華羅庚、錢學森等大家)。海內外的學術桂冠也獲得了好幾項。(港台節目影片截圖)

支院士發表的學術論文目前超過900篇,H指數高達124 (亦即共有124篇論文被引用不小於124次)。至今已培養超過150名博士生。英國皇家學會指出,他在整個化學領域都做出了重要科研貢獻。

支院士獲得國家自然科學一等奬的項目「金屬配合物中多重鍵的反應性研究」是有機催化、無機生物化學和光化學發展的基礎。簡言之,是研究有選擇性地控制物質的原子轉移,從而創造新化合物。他創立「活性釕多重鍵配合物化學」並用於揭示原子和基團向有機底物轉移的反應機理;開拓一系列可應用於藥物合成和精細化學品合成的仿生物化學反應;創立「磷光金屬配合物光化學」,並利用光化學反應方法,合成具有基態分子所無法達到的特殊性質和反應性的新穎物種。

支院士在金屬化學和光化學領域,由基礎研究至科技創新等影響深遠。他身跨基礎科學和應用科學,在生物醫藥上開發新一代的抗癌藥,並用化學生物學等現代技術手段,把中藥的複方、單方的治療機理弄明白;在材料科學方面,他帶領團隊主攻發光二極管核心技術並取得原創性專利,打破了美日韓的壟斷局面,所研發的鉑系OLED發光材料具有全球影響力。

支院士認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是香港十分重要的契機。「大灣區要真正建設成國家科學中心,我們處身其中的香港科學家當然也能做些貢獻。我的目標是希望在大灣區能有一個跟化學有關的國家實驗室,我們科學家能共同合力,把它打造成世界知名的國家實驗室,並希望看到它的成長茁壯。」

支志明院士:把晚期癌症变成慢性病,相信有可能|支志明|美国国家科学院|癌症|慢性病|院士_手机网易网

支院士指出,在香港這麼小的地區,就擁有40多位兩院院士,若再給他們多一點支援,是不是因此能更有多元化的發展,做出更大的科研創新呢?(網上影片截圖)

他建議,國家的一些重大科研或更多項目能交給香港科學家承擔,特區政府亦可更加支持基礎科學,而不應該完全只看在短期內科學家的金錢利益,支院士認為,要把眼光放得更長遠一些。

支院士又指出,沒有基礎研究的支撐,我們的應用技術就不會是最好最先進的,或許在某些方面可以從西方國家買一點專利回來,但是會永遠被別人牽著鼻子走。他舉例,為什麼西方的標靶藥賣得那麼貴? 「我們要搞基礎研究,加強更加前沿性的科研,比如中藥治療癌症的機理、中藥的成分等,就要用現代科學手段把它研究透徹。若不加強基礎科研,中藥只能是當一般藥材、當涼茶賣。」支院士如此說。

支院士小資料:

職銜:香港大學化學系講座教授、周光召基金教授(自然科學)、合成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香港-中科院新材料聯合實驗室主任

榮譽:中國科學院院士、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亞洲化學學會聯合會院士、香港科學院創院院士

如欲知道更多教科相關消息,請留意京港Facebook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BHKAEC

附加圖片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