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區院士. 趙國春】醉心地質研究 不望短期看遠景
  • 2021-09-20 13:40

趙國春教授在港大實驗室工作 

趙國春院士是地質學家,主要從事變質岩石學、前寒武紀地質學和超大陸研究。其主要科學成就包括於華北發現的兩條19.5-1.85億年碰撞造山帶,以及最早提出20-18億年全球規模的碰撞事件導致一個超大陸的形成。(港大圖片)

ISI科學引文索網(ISI Web of Science)顯示,截至2021年9月,趙院士所發表的330餘篇學術論文,獲引用高達5萬餘次(H-index為125)。

趙院士獲得多項科研獎項和榮譽,包括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美國地質學會會士、2014-2020年瑞安「Highly Cited Researchers」高被引學者、香港大學傑出研究獎、第29屆Khwarizmi國際獎(一等獎)、長江學者講座教授、發展中國家世界科學院TWAS奬,中國科學院院士、發展中國家世界科學院院士等。目前任國際地學主流刊物Precambrian Research主編。

超大陸曾在地球出現,因為板塊運動,未來地球上預料會再次形成「超大陸」(網上圖片)

趙院士率先提出20-18億年全球規模的碰撞事件導致全球一個超大陸的形成,但有關文章的發表卻一波三折。他在1999年向《地球科學論評(Earth-Science Reviews)》投稿,兩名期刊評審對其文章觀點取向截然相反,其中一人贊同並提出修改建議,趙院士同意並修改後重新提交,刊登前再交該評審審視,詎料對方猝逝,幾番折騰下,文章終於在2002年1月刊出。

趙院士潛心地質研究,足跡遍及地球各大洲,他提出華北基底是由若干微陸塊在早元古代拼合而成。又重建了東亞陸塊羣從Rodinia超大陸裂解至Pangea超大陸形成的構造演化過程和古地理位置,並提出Pangea東亞重建新方案。

趙院士成功發現並證實地球上有比Rodinia更早的超大陸,令至今所知的超大陸從2個變成3個,更能歸納出每次出現超大陸的間距相隔大約7億至8億年,這個周期稱為「超大陸循環(supercontinent cycle)」,從而可預測未來超大陸的出現。對此,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頒予他院士榮銜時指出:「趙國春在地球早期大陸碰撞構造和18億年前Columbia(Nuna)超大陸聚合等研究領域所作出了貢獻。」

香港《文匯報》也評價他的學術成就,得到業界高度肯定,使中國學者在國際「超大陸」研究領域佔有一席重要之地。

趙教授對華北冀東地區約25億年鐵鎂質麻粒岩開展野外工作

板櫈能坐十年冷,功夫不負苦心人。他醉心地質,足跡遍及地球各大洲,以地質研究為終身職志,深信「做地質研究要好刻苦,但一定有回報!」(港大圖片)

趙院士表明,地質研究這行的入行門檻不算高,但需要超人的毅力,「不用絕頂聰明,但要堅忍不拔,不怕吃苦,不止看短期收穫,堅持一定有回報。」的確,科學研究講求的就是潛心、專注,厚積薄發。他更注意到香港的優勢,中西文化橋樑,與內地合作項目又方便。

趙院士透露,人生的一個目標是,退休前寫一本有關超大陸的書籍,從過去三個超大陸談到未來的超大陸。就算退休了,也打算和幾個老友開辦地質野外培訓班,培訓新一代研究人才。

職銜:香港大學地球科學系講座教授

榮譽:中國科學院院士、發展中國家世界科學院院士、美國地質學會會士

如欲知道更多教科相關消息,請留意京港Facebook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BHKAEC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