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度騰訊科學探索獎香港得獎者之一、香港大學機械工程系副系主任、「超級鋼」研發項目領導人黃明欣教授,早前接受京港學術交流中心採訪,他肯定特區政府重視科研,但認為同政府部份政策令人有感對學術人才有欠重視,他也希望政府加倍努力讓香港與內地盡快通關。
黃明欣認為,政府在創科上有不少新政策,但尚有改善空間。(京港學術交流中心攝)
黃明欣表示,本屆特區政府重視創科,今年施政報告更提出連串政策,包括提供土地讓香港大學擴展校園,他相信港大會有更大發展,校園本部正在興建工學院和理學院新大樓。他認為,「科創」二字可拆開以「科學」與「創新」二字理解,科學指大學研究,創新則指創造和創業,他希望把實驗室研究成果落地,「香港正走在正確道路上,政府的進一步重視可以加速和促使更好的發展。」
黃明欣補充,政策能否達至良好效果,關鍵還看社會、政府和高校如何看待和落實。他注意到,香港積極對外招攬人才,各大院校也延聘不少學者教授,他們在此開展事業,把家都搬到香港,但由於沒有香港永久居民身份,他們購買樓房時必須像所有非香港永久性居民、本地和外地註冊公司一樣,繳付買家印花稅及從價印花稅,香港樓房動輒幾百萬,兩項印花稅加起來達30%,是一筆頗大的負擔。
「為什麼不能給他們適當對待,不要一刀切把他們當成「外來買家」?行政部門能不能多思考政策的公平性與合理性的平衡呢?」黃明欣講述在歐洲留學的經歷,當年在荷蘭及德國,當地的博士生、博士後可以少交稅,每年還可以退稅,深圳亦對外來人才有大手筆優惠。但香港一句為了「防止炒房」,就向所有外來的買家一律徵收買家印花稅。黃明欣希望創科局和有關部門好好思考必要性和合理性。
「這些人來香港是高附加值的,可以發揮1+1大於2的效果。」黃明欣表示,自己住房問題早已解決,故提關注與自身利益無關,而是覺得有修正必要。「這些延聘的學者教授人數少,不影響香港房地產市場,稅收政策上予以重視,傳達的訊息和社會形象是正面的,也有利於香港吸引人才。」
另一方面,受新冠疫情影響,香港與內地近乎封關,人員往來、經濟活動和科研交流近乎停頓,黃明欣慨嘆大學科研實驗都大受影響,「我們工學院購買的一台機器,經過一年多時間都來不了,設備工程師也沒法來港,通關是學者迫切的要求。」
黃明欣補充,中國市場龐大,許多外國廠家積極開拓,也招聘大批工程師在內地,近兩年來香港與內地沒能通關,防疫規定下往來兩地要隔離21天,變相令有關人員禁足,當然也造成很大不便。「香港和內地非常需要通關,我們也一直在問什麼時候可以通關。」
黃明欣在訪問最後提到,其實香港科研已經做得不錯,只是近幾年內,相比其他地方及內地而言,進步幅度跟不上。他直言,科研不只如逆水行舟般不進則退,在全球化競爭之下,進步得慢也是退。
(此稿僅為黃明欣教授部份訪問內容,其餘部份將會繼續公開。)
如欲知道更多教科相關消息,請留意京港Facebook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BHKAE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