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圖)部分獲獎者在人民大會堂前合影(圖片來源:科技日報)
因疫情而停辦兩年的全國科技大會、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於 6 月 24 日在北京召開。大會評選出 250 個項目:國家自然科學獎 49 項,一等獎 1 項,二等獎 48 項;國家技術發明獎 62 項,一等獎 8 項,二等獎 54 項;國家科技進步獎 139 項,特等獎 3 項,一等獎 16 項,二等獎 120 項。
香港特別行政區專家和機構參與完成的四個項目獲獎:分別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 2 項、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 1 項、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1 項。
香港科技大學教授李衛平參與完成的「數值幾何不變量在雙有理變換下的變化」項目,獲得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團隊中的學者/研究員還包括:中山大學胡建勛。
李衛平教授(圖片來源:香港科技大學)
香港大學教授徐愛民參與完成的「生長因子 FGFs 調控糖脂代謝新功能與新機制」項目,獲得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團隊中的學者/研究員還包括:溫州醫科大學李校堃、黃志鋒、林灼鋒、上海六院李華婷。
徐愛民教授(圖片來源:香港大學)
香港理工大學教授戴建國(現於香港城市大學)參與完成的「大宗細粒固廢低鈣重構製備超穩材料關鍵技術及應用」項目,獲得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團隊中的學者/研究員還包括:武漢大學侯浩波、周旻、陳暢、中冶南方都市環保工程技術股份有限公司邵雁、中南民族大學杜冬雲。
戴建國教授(圖片來源:香港城市大學)
中國鐵路(香港)工程有限公司參與完成的「金屬氧化礦高效浮選分離多維度精準調控創新技術及應用」項目,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團隊中的學者/研究員包括:孫偉、陳代雄、王洪彬、徐龍華、韓海生、陳攀、鄭涪麟、高志勇、王麗、張漢彪。
另一方面,港珠澳大橋集群工程也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
港珠澳大橋(圖片來源:香港政府新聞處)
如欲知道更多教科相關消息,請留意京港 Facebook 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BHKAE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