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大研究 | 良好控糖,糖尿患者罹患大腸癌和肝癌的風險可降約 30%
  • 2024-10-31 13:45

(上圖左起)李智豪醫生、司徒偉基教授、曾患糖尿病和肝癌的陳先生、張嘉盛醫生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港大醫學院)司徒偉基教授和張嘉盛醫生領導的研究團隊發現,若血糖控制得宜,糖尿病患者的大腸癌風險可降低 28%,肝癌風險更可降低 30%。該研究明確提出,嚴格控制血糖是有效預防大腸癌和肝癌的防癌策略。相關成果已發表在《Gut》(腸胃)和《Alimentary Pharmacology & Therapeutics》(營養藥理學與治療學)兩份國際醫學期刊。

研究背景

大腸癌和肝癌是全球第三和第六大最常見的癌症,目前已知糖尿病會使大腸癌和肝癌的風險增加約兩倍。現時全球糖尿病的患病率正急速增長,從 1990 年的 1.485 億飆升至 2019 年的 4.379 億,預計全球患有大腸癌和肝癌的糖尿病患者將進一步增加。

良好的血糖控制,已證實能有效預防心血管和腎臟疾病,但對癌症的預防作用則尚缺乏大規模研究。為此,港大醫學院研究團隊基於香港數據進行了兩項大型研究,以探討血糖控制與大腸癌和肝癌之間的關係。

研究方法及結果

港大醫學院臨床醫學學院屬下兩個學系 ─ 內科學系及臨床腫瘤學系的研究團隊,利用香港醫院管理局的電子資料庫,對糖尿病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分析及研究。團隊以良好的血糖控制(平均糖化血紅蛋白 HbA1c < 7%)和較差的血糖控制(HbA1c ≥ 7%)作比較,評估糖尿病患者罹患大腸癌和肝癌的風險。

關於大腸癌的研究

團隊從 2005 年至 2013 年的資料中,辨識出 88,468 名新確診糖尿病患者,其中 53.3% 為男性,平均年齡為 61.5 歲(±11.7 歲)。在最長達十三年的隨訪期間內,1,229 名患者(1.4%)患上大腸癌,而良好的血糖控制與較差的血糖控制相比,可將大腸癌風險降低 28%。

隨着平均糖化血紅蛋白水平增加,大腸癌的整體風險會提高:

糖化血紅蛋白水平 | 大腸癌風險增幅

7.0% 至 <7.5%:34%
7.5% 至 <8.0%:30%
8.0% 至 <8.5%:44%
≥8.5%:58%

此外,良好的血糖控制可降低大腸腺瘤風險 13%。

關於肝癌的研究

團隊從 2001 年至 2016 年的資料中,辨識出 146,430 名新確診糖尿病患者,其中 52.2% 為男性,平均年齡為 61.4 歲(±11.8 歲)。在最長達十七年的隨訪期內,有 1,099名(0.8%)罹患肝癌,1,430 名(1.0%)罹患肝臟失代償,978 名(0.7%)死於肝臟相關疾病。

研究發現,與較差的血糖控制相比,良好的血糖控制能降低肝癌風險達 30%、肝臟失代償風險達 24% 以及肝臟相關死亡風險達 30%。

隨着糖化血紅蛋白水平上升,肝癌風險會提高:

糖化血紅蛋白水平 | 肝癌風險增幅

7.0% 至 <8.0%:29%
8.0% 至 <9.0%:67%
≥9%:71%

對於慢性乙型和丙型肝炎感染和脂肪肝等高風險族群來說,血糖控制的防癌效果尤為顯著。

研究意義

港大醫學院臨床醫學學院內科學系司徒偉基教授和張嘉盛醫生表示:「研究結果強調,糖尿病患者應嚴格控制血糖,以減低大腸癌和肝癌的風險。除了目前已知的大腸癌篩檢和抗肝炎病毒的治療外,我們的研究明確指出,控制血糖是有效降低大腸癌和肝癌風險的防癌策略。我們希望這項研究能喚起更多患者對血糖控制的重視,並積極參與自身的健康管理。」

研究團隊

港大醫學院研究團隊包括:臨床醫學學院內科學系李國賢基金教授(腸胃學)和臨床教授司徒偉基教授,及臨床副教授張嘉盛醫生。其他團隊成員為同一學系的腸胃及肝臟科主任兼講座教授袁孟峰教授、李樹芬醫學基金會基金教授(腸胃學)和臨床教授梁偉強教授、臨床助理教授麥龍兒醫生、內分泌學臨床副教授李智豪醫生,以及臨床醫學學院臨床腫瘤學系臨床助理教授蔣子樑醫生。

 

來源:香港大學

 


如欲知道更多教科相關消息,請留意京港 Facebook 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BHKAEC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