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文大學科學及藥物治療系藍輝耀教授專訪
  • 2014-12-12 11:26
英雄不問出處 育人還先育德
——香港中文大學科學及藥物治療系藍輝耀教授專訪

採訪:陳錦雲 撰文:李映萱 修改:李嘉倩 楊純
 
  「我從不在乎學生的出身,教育的真諦就是走向最需要你的地方。」致力於教書育人的藍輝耀教授,將歲月獻給醫學的同時也在默默闡釋著作為一位教授與學者的價值。
 
育人為大 品德優先
  藍輝耀教授是世界著名的腎臟專家,現任香港中文大學內科學及藥物治療系講座首席教授、香港中文大學李嘉誠健康醫學研究所副所長和炎症性疾病實驗室主任。藍教授在心血管、腎臟疾病以及纖維化、器官硬化、基因治療等方面有很深的研究,在世界高級學術刊物上發表論著達245篇,並多次主持世界各級學術大會和演講。

  在藍教授眼中,最值得他驕傲的並不是這些驚人的學術創作和諸多頭銜,而是可以培養出更優秀的學生,向世界展示中國新一代醫學研究者的才華。對於教書育人,藍教授有著自己獨特的見解,英雄不論出處,人才還看今朝——「train the trainer」(培育訓練者)是他畢生追求的追求。

  在選拔學生時,藍教授更注重學生的品性,其次才是專業水平。他認為,教育應是雪中送炭,絕非錦上添花,所以在他培養的研究人材中,絕大部分都不是內地名牌大學的畢業生。「在我的理解中,作為學者教授,我們有責任幫助一些雖然不是名牌大學畢業卻熱愛學習的學生,學校的好壞和學生的能力並不一定成正比,發掘和培養这批可能被埋没的人才,也是我們教育者的責任,他們值得更優質的教育資源」藍教授說。對此,藍教授還和新疆醫科大學等一些科技較不發達地區的醫院合作,他希望今後可以多培養一些來自邊疆的學生。
 
港府資源有限 學者需自食其力
  藍教授有著豐富的經歷,曾到過美國以及澳大利亞大学學習,授聘於美國著名高等學府德洲貝勒醫學院 (Baylor College of Medicine),並在短短的5年中,以傑出成績博得了貝勒醫學院的終生教授之職。但隨著中國的發展,落葉歸根的想法在他的心中漸漸生根發芽。
 
  2006年,藍教授看中了香港自由的學術氛圍,將自己的實驗室搬到了香港。香港雖然是亞洲金融中心,在科技研究領域卻處於劣勢。其原因在於港府在科技研究方面的投資有限,對於科技方面的投資只占到了整個GDP的1%。而在內地有2.4%。實驗室缺乏經費的現象在香港各大高校已經非常普遍和突出。

  因此,作為一個優秀的科學家不僅要在學術方面發表有價值的研究還要有一定的經濟頭腦,「作為一個科學家你必須用好每一分錢,」教授說到。培養學生做研究需要大量的資金支持,平均一個研究學生三至四年就需要100多萬,而這些錢,大多都來自於教授個人的科研經費。
 
  藍教師將辦公室置於實驗室中,手把手地教導學生。在他不遺餘力的教導中,不少學生獲得了世界青年科學家獎,並在著名醫學雜誌上發表論文。藍教授希望香港政府多關注科學研究,給更多的研究者創造一個更好的平台。
 
用歷史解釋科學 借中藥根治腫瘤
  腫瘤是人類健康的一大殺手,對於腫瘤的基因治療法的原理,很多外行人都不知所云,這給照顧對患有腫瘤病症的家屬造成了極大的不便。藍輝耀教授善於用深入淺出的語言解釋科學原理,他利用歷史典故向記者陳述了腫瘤細胞的擴散與發展。「很多人都將科學複雜化,其實科學和我們的生活一樣,淺顯易懂。」
 
  藍教授將腫瘤細胞比喻成侵略中國的日本軍隊,將一些免疫細胞比喻成抗日先驅部隊:「當免疫細胞也就是抗日部隊一見到腫瘤細胞時,他們就叛變了,就好比當時的偽軍,日本人之所以可以打入中國內陸,絕大部分是因為偽軍,我們的機體會遭到腫瘤細胞的迫害,也大多數因為細胞已經轉化成了腫瘤細胞。」目前藍教授正致力於研究利用基因敲除的方法,希望能通過破壞腫瘤細胞的生長環境來從根本上治療腫瘤。
 
  藍教授表示可以通過我們古代的中藥原理,加上現代的科學技術,製作出控制基因的藥丸,改良腫瘤患者自身的細胞,以根治腫瘤。該研究雖未推廣,但在美國已有專利,不論在內地還是香港都有很大發展空間。
 
名師帶高徒 付出有回報
  在藍教授實驗室工作的學生一般平均工作14或15小時,不同的學生也有不同的研究方向,學生孟曉明透露:「我當時和藍教授打了一個電話,之後藍教授就決定要我了,在實驗室每一項研究都是長期的,我在這裡將近5年,在教授的幫助下,在世界各大學術刊物上發表了一些文章。」
 
  跟隨藍教授的學生一般都是碩士以上學歷,大多都是通過介紹來的,同時也有部分人是通過以培養博士後以及各種研究人才為目的的「香江學者計劃」推薦來的。周爽就是其中一個例子。周爽曾在同濟大學擔任講師,一年半前來到藍教授實驗室,現在已是他的得意門生,對於在這裡的經歷,他描述道:「付出努力就有回報。」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