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香港大學建築系主任王維仁教授
  • 2014-12-02 14:37

傳統建築注入現代活力

──訪香港大學建築系主任王維仁教授 

采訪:陳錦雲  撰文:樊夢雅   修訂:魏姍姍 陳錦雲

  王維仁現為香港大學建築系主任以及王維仁建築研究室主持人,為美國建築師學會會員。在台灣大學取得地質系學士學位之後,又獲得台灣大學和伯克利加州大學雙碩士學位。王教授曾經擔任2007年香港建築雙年展首席策劃人。投身教育事業以來,曾任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加拿大蒙特利大學、南京大學和新竹交通大學客座教授。王教授立足於中國建築文化,致力於研究合院建築形態演變,其設計成果在美國,台灣以及香港地區多有獲獎。京港學術交流中心有幸與王教授就其求學之路和中國建築的演變展開了訪問

從地質學到建築設計
  王教授的辦公室簡潔整齊,擺放著各式各樣的建築模型,有的具有傳統色彩,有的則有現代特點。談及早期求學經歷,王教授說自高中時代自己便喜歡畫圖和地球科學,對探索關於地球的科學奧秘有著濃厚的興趣,80年代在台大主修地質學時,正逢台灣不同的文化論述發展騰飛之時,很多人開始討論建築如何將生活和傳統文化相結合。王教授提到大學最後一年夏鑄九老師和研究所時漢寶德老師關於建築導論和理論的課程對他的影響很大,他得以到澎湖親身測繪,了解當地漁村四合院、居住形態、漁民生產與環境之間的關係。為了加強對台灣建築文化的了解,王教授決定在台灣大學土木研究所攻讀碩士,研究城市設計規劃,他至今還記得當年的論文選題就是關於澎湖聚落和四合院的演變。

  談到出國之路的開始,王教授表示自己也受到了留美後在國立清華大學教書的父親影響,自然的認為留學是展望世界的窗口。為了發展大學時期對建築的興趣,於是遠赴美國伯克利加州大學攻讀建築學。這樣,帶著地質學的知識基礎,懷揣對建築設計的熱情,在美國靜下心來,從基本畫圖練起,開啟了建築設計的研究道路。

  如今王教授任職於香港大學建築院,從事授課、學術研究和創新設計三大塊。王教授希望自己能跳出學院的象牙塔和商業主義的設計範疇,利用城市空間與地景環境,探討人本的教育與生活環境,發展結合人文與自然的設計。

最想設計四合院
  在漫漫設計之路上,王教授表示最想做的設計是具有傳統文化色彩的現代四合院建築。王教授認為中國的四合院是人與自然的完美結合,方形的設計格局蘊含著儒家「人本」的哲學理念。建築中的人在院子裏結合了日常生活,休閒吃飯的場景;人們看著日出日落,月的陰晴圓缺,方框裏盡是流動的美感。王教授在各地的旅途中時常被不同形態方式的四合院啟發著靈感。在建築的歷史和地理中,除了中國,四合院的格局也是包括羅馬龐貝等古城,以及南歐北非和中東等地區重要的建築形態。

  在許多建築學的演講中,王教授透過分析自己的設計創作的同時,也論述傳統四合院在現代空間中再復興的可能。無論是紹興徐渭的書屋,或是澳門的鄭家大屋,以及長沙的嶽麓書院,都呈現了不同形式四合院空間的精髓:書院裏大小的天井和自然環境的關係也呼應了中國園林傳統;另外,南北分佈的四合院也會因為氣候通風度等因素而形成差異。不管是北京的胡同還是蘇州的園林,合院的規格進而會影響到城市,這種街廓和四合院組成的空間關係被王教授稱為城市肌理:有如唐朝長安或宋朝杭州的里坊和廂坊系統。

將自然融入建築
  王教授與其他建築師不同之處在於,除了關心美學、建構、形式,更關心作為整體環境一部份的建築所扮演的角色,不管是在城市還是自然環境之中。如在嶺南大學的建築實踐中,對地形和原生樹木的保存,對自然通風採光和空間通透性的考量;在西溪濕地藝術村的設計作品裏,對觀景和框景的美學關係思考。

  在台中光隆小學和香港屯門的嶺南大學的社區學院的設計中,王教授考慮的是如何將四合院因素融入到教室設計,讓每一間教室都感覺有院子。他把學校原有樹木都留了下來,每一個院子有兩三個教室,整個學校像一個村落,這也涉及到尺度和比例的關係。廊道(主體建築之間的過渡空間)、室內和室外的獨特設計使得每層樓都有一個戶外空間,王教授稱之為「三度空間的合院」,獨特的院落為師生提供了戶外休閒和思想交流的空間。

  同样,在東莞台商學校游泳池的設計中,王教授把一個比賽尺度的大型游泳池變成大池、中池和小池,三個深度不同的池子,目的是讓不同年齡的小孩子都能享受體育課。小池在夏天是給較小的孩子使用,冬天變為外在景觀池,這樣冬天溫水池變少,也節省空調使用。夏天自然通風採光,不用空調,冬天的採光是自然的陽光進來。談及這次設計,王教授提到這也是一次將中國院落賦予現代化空間關係的嘗試。

  在台南藝術學院的宿舍設計中,建築如何和自然環境產生關聯,讓學生能和大自然接觸,是王教授考慮的重中之重。我們在設計圖和照片中看到,直接延伸到戶外的走廊構成的框景,能看到田園,把建築的戶內戶外打通,是王教授一如既往的風格。王教授在西溪濕地設計的文化建築則是中國文人的觀水觀景理念的體現—深遠、平遠、高遠,藝術家在不同高低的工作室,用不同角度和看水景會有不同的意境和效果。

  類似於上述傳統與現代相結合,打通空間詩意盎然的設計例子很多。

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
  室內和室外的中介空間,是人和自然接觸最頻繁和敏感的地方,現在的建築受到管理機制對建築效率、地產尺價利潤和建築法規制度的限制,中介空間都沒有了,王教授遺憾的說到。現在的中介空間是老百姓自己弄出來的,利用幹架晾衣和盆栽的延伸,雖然是違法的但是反而增加了和自然接觸,也有綠化的效果。他說:「應該鼓勵更多的灰色空間,中介空間。新加坡在這方面做的很好,鼓勵新的建築創作」。另一方面是香港的地產開發規模都太大了,大地塊開發結合大地產商,只鼓勵大型建築公司,建築創作的多樣性少了,也就不容易有國際級的有文化批判力度的建築作品。如果政府把用地規劃得小一點,豐富城市肌理的人文尺度,讓小地產商參與市場,也提供公共建築的設計機會,給多些中小型的建築師事務所發揮,會激發創作思想的活力,給新銳設計師空間和機會,將推動建築文化出現和成長。

  在中國大陸新銳建築師中,王教授對得到普利茲克獎的杭州王澍表示肯定和讚揚。王澍將江南園林的傳統帶到現代建築,收集舊磚廢瓦後重新使用在建築外牆。比如,王澍設計的寧波博物館外牆看起來都是灰磚,但卻是傳統與現代的結合。這也是對社會大拆大建浪潮的批評。

  建築的人本主義精神,要求以人為本,不是靠造型的誇張來引起人們注意。當代中國的問題是,喜歡投機冒險的外國建築師,在其國家內無法實現,在中國卻可以做一些標新立異的建築。王教授並不贊同這種為得到媒體注視誇張的造型的設計理念,以及反對建築作為一種商業利潤的載體。他認為以人和生態問題的尊重為前提觀念的建築實踐是很重要的,社會也應該有一種帶有批判性和實驗性的建築實踐。王教授希望能影響學生,影響少數掌握資源和有權力的人,鼓勵開明的官員或地產商,能讓這樣的實踐在一些地方得以實現。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