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推介】2017當代傑出華人科學家講座 (11月3日舉行)
  • 2017-10-19 11:41

2017當代傑出華人科學家
講座系列

現代科技發展迅速,華人科學家在推動科研與科技發展方面都擔當着重要角色。在不同的研究領域上,他們都取得卓越成果,且獲得國際稱譽。2017當代傑出華人科學家講座系列由康樂及文化事務署、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京港學術交流中心、香港中華科學與社會協進會及香港理工大學合辦。自2003年開始至今,此講座系列已邀請超過60位著名華人科學家發表專題演講,把最新科技發展的信息與大眾分享,並且鼓勵青年人投身科研工作,成為推動未來科技發展的動力。

現誠邀有興趣人士出席,報名請按此連結或聯繫本中心伍先生(電郵:manpangng@bhkaec.org.hk)。

講座詳情如下:
日期:2017年11月3日(星期五)
時間:下午2時至5時35分
地點:紅磡香港理工大學蔣震劇院(鍾士元樓地下)

開幕儀式暨第一節講座 (下午2:00-3:15)
講題:港珠澳大橋島隧工程建設的探索與實踐
講者:林鳴總工程師(港珠澳大橋島隧總經理、總工程師)

內容概要:正在建設中的港珠澳大橋全長超過50公里,是當前世界規模最大的橋樑工程。島隧工程是大橋的控制性工程,其中沉管隧道總長6.7公里,按照雙向六車道100公里高速公路標準設計,是中國第一條外海沉管隧道,亦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公路沉管隧道和第一條深埋沉管隧道。本報告介紹了該工程的創新與實踐,和相關建設的情況。

第二節講座 (下午3:15-4:15)
講題:從「嫦娥」探月到無創外科手術
講者:容啟亮教授(香港理工大學工業及系統工程學系副系主任、香港工程科學院院士)

內容概要:探索太空奧祕為科學家多年來研究的重要課題,而如何將精密的航天技術轉化為民用技術,並應用於社會大眾層面,亦是一個意義深遠的課題。本講座將介紹香港理工大學研究團隊多年來所參與的幾項重要深度太空探測工程,以及憑藉在探測任務中而開發的創新精密儀器經驗與專業技術,研發出嶄新的外科手術機械人系統 (NSRS),為開拓未來無創外科手術的領域踏出了重要的歷史性一步。

第三節講座 (下午4:35-5:35)
講題:航空母艦發展歷程與技術特點
講者:王濤研究員(中國艦船研究設計中心研究員)

內容概要:航母的誕生具有劃時代意義,開創了海軍發展史的新紀元。從1918年第一艘航母「百眼巨人」號誕生開始,在近百年的航母發展歷程中,戰爭的洗禮和技術的進步一次次推動着航母的重大變革,特別是現代航母,已成為海軍以至國家強大的象徵。進入新世紀以來,各國掀起了新一輪航母發展熱潮:2012年9月,中國第一艘航母「遼寧」號交付海軍;2017年4月,第一艘國產航母順利下水,標誌着中國正在逐步邁入航母大國的行列。本報告介紹了航母的歷史和各國航母的發展情況,重點闡述了現代航母的作戰使用和典型技術特徵,並展望航母的未來發展趨勢。

註:第一及第三節為普通話講座,第二節為粵語講座。

講座費用全免,座位先到先得。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