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報導】當代傑出華人科學家講座順利舉行
  • 2017-11-21 09:46
三位講者與主辦機構及協辦機構代表合照。
(前排左起:香港科學館薛雯總館長、中聯辦教育科技部張總明副巡視員、香港理工大學陳國華協理副校長、中國艦船研究設計中心王濤研究員、港珠澳大橋島隧項目林鳴總工程師、香港理工大學工業及系統工程學系副系主任容啟亮教授、中國科協國際交流部張森副部長、康樂及文化事務署陳承緯助理署長、京港學術交流中心李乃堯總裁。)
林鳴總工程師正在講解港珠澳大橋的設計淵源
講座現場座無虛席
林鳴總工程師正在講解港珠澳大橋的重要性
林鳴總工程師正在回答觀眾提問
容啟亮教授正在介紹他和團隊研發的登月採集土壤的設備
容啟亮教授正在講解
容啟亮教授正在回答觀眾提問
王濤研究員正在講解

【活動報導】當代傑出華人科學家講座順利舉行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康樂及文化事務署香港科學館、京港學術交流中心、香港理工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及香港中華科學與社會協進會聯合於2017年11月3日在香港理工大學舉行了「當代傑出華人科學家講座2017」,是次講座邀請了三位在海、陸、空方面都有創新性科研成果的華人科學家,為公眾講解近年備受關注的重大科技工程項目。

 

港珠澳大橋島隧工程項目林鳴總工程師為聽眾們詳盡的介紹港珠澳大橋人工島和沉管隧道建設。介紹了多項為工程研發的新裝備,展示了新裝備的精密技術,為公眾釋除了對港珠澳大橋工程質量和成本效益的疑慮,讓大家知道了這一項跨三地政府的超大型基建項目和重要意義。

 

香港理工大學工業及系統工程學系副系主任、香港工程科學院院士容啟亮教授為大家講解香港的微創技術在中國探月工程中所發揮的作用,展示了香港的科技並不局限於金融科技的狹小範疇。除了探月工程,容教授的微創技術還能應用到外科手術上。

 

中國艦船研究設計中心王濤研究員,則為大家清楚講解中國航空母艦的發展,讓香港市民繼7月遼寧艦戰鬥群訪港後,對國家的海軍發展有更深入的認識,了解中國海軍發展的思路與方向,也為一眾沒有辦法在7月登上遼寧艦的市民,提供了另一個近距離「接觸」遼寧艦的機會。

 

是次講座在蔣震劇場舉行,現場座無虛席,觀眾們都十分踴躍發問,尤其對港珠澳大橋的關注最大,有觀眾問及港珠澳大橋會否增建鐵路,亦有觀眾問及港珠澳大橋為何「單Y設計」,林總工程師認為這樣使香港能夠更好的參與到粵港澳地區,支持香港未來發展,香港更應藉此機會,改變思維,推動香港發展。

返回頂部